哥们儿,当CBA的聚光灯一关,有些人的体型管理,就跟断了网的路由器似的,彻底随缘了。
这不,前广东男篮的内线小将张明池,最近就用一张捧着野球冠军奖杯的照片,成功把自己送上了“热搜”。
照片里那笑容,比奖杯都灿烂,可那身形,也确实比在宏远那会儿要“饱满”得多。
球迷嘴也毒,一句“快胖成球了”,直接把这事的喜感拉满了。
这冠军拿的,地方也妙,就在徐杰的老家惠州博罗。
好家伙,这算是“客场作战”还是“主场优势”?
身边还有傅浩明、肖海亮这些老队友帮衬,场面看着是挺热血,兄弟篮球嘛,怎么打都开心。
可我这心里吧,总觉得有点不是滋味。
你说,一个曾经被杜锋指导寄予厚望、被看作是易建联潜在接班人之一的苗子,怎么就从CBA的内线禁区,“流落”到乡镇野球场上称王称霸了呢?
是,离开职业队的“高压锅”,没了营养师天天在你耳边念叨,也没了体能教练拿着秒表追着你跑,人是容易放飞自我。
可这“自由”的代价,会不会有点太大了?
天赋这玩意儿,真就像银行里的存款,你光取不存,总有见底的那一天。
有意思的是,就在大家伙儿对着张明池的身材指指点点时,另一场告别正在线上悄然发生。
刚刚转会南京同曦的黄荣奇,在社交媒体上发了些照片,算是跟广东的兄弟们正式道个别。
底下那评论区,乖乖,简直成了广东男篮的线上团建基地。
徐昕、黄明依、张昊,一帮子昔日队友排着队留言,那股子热乎劲儿,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。
你瞅瞅,这就是职业体育最拧巴、也最真实的地方。
黄荣奇在广东,说白了,就是个匆匆过客,没打出什么名堂,球队也没跟他续约。
可他走的时候,收获的是所有人的祝福。
这说明啥?
说明在那个被汗水浸泡的训练馆里,人与人之间处出来的感情,比那份薄薄的合同要厚重得多。
他们一起挨过骂,一起加过练,这种在泥潭里摸爬滚打出来的“战友情”,是商业联盟里最奢侈的东西。
把这两件事儿放一块儿琢磨,味道就全出来了。
张明池的选择,看起来是“自甘堕落”,可换个角度想,这何尝不是一种解脱?
在广东宏远这种级别的球队里,竞争压力有多大,外人根本想象不到。
每个位置上都是嗷嗷叫的年轻才俊,稍微一松懈,位置就没了。
或许,对他来说,在野球场上当个“大腿”,重新找回那种主宰比赛的快乐,比在CBA守着饮水机,更能让他找到自己的价值。
这是一种“降维”的快乐,虽然听着有点心酸。
而黄荣奇呢?
他是被系统“筛选”出去的那个,但他没有放弃,而是选择去另一支球队继续自己的职业生涯。
评论区里的那些祝福,既是兄弟们对他的不舍,也是一种无声的鼓励:嘿,哥们儿,到了新地方好好干,下次见面,咱们场上见真章!
这就是职业球员的宿命,今天还是一个锅里吃饭的兄弟,明天就可能是场上要拼个你死我活的对手。
所以说,CBA不止有冠军和顶薪,更多的是像张明池和黄荣奇这样,在金字塔中下层挣扎和选择的球员。
他们的故事,没有那么多光环,却更接近我们普通人的生活——不断地在“想做什么”和“应该做什么”之间摇摆,不断地在告别和重逢中寻找自己的位置。
一个在野球场捧杯,一个在评论区被兄弟们“捧”着。
你说,这俩人,到底谁更快乐一点?
这道题,恐怕没标准答案。
科元网-好的股票配资平台-炒股配资门户-配资查股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