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许多初入静坐之门的朋友,心中常存一个执念:究竟要坐多久,那玄妙的气脉才会“通”?
若你执着于计时器上的数字,渴望一个明确的日期或时刻表,这本身便已偏离了气脉修行的核心。
一、气脉非管道,何来“通”之说?医道真义中的“通”
中医经络,道家内景,瑜伽Nadi,所指皆非实体管道。气脉之道,更似生命能量(炁)自然流转之路径与状态
《黄帝内经》早已揭示:“恬惔虚无,真气从之。”当心神归于虚静,无念无扰,经络中先天之“炁”方能如春水般自然流动、充盈。此即“通”之真义——非外力凿开之渠,而是内在清净后生命之河的苏醒。
二、静坐之功:非计时,而在“虚静生炁”
你静坐时所积累的,非单纯的时间刻度,而是心神凝定、内气渐生的深度与质量:
初阶(感知萌芽): 如春雨润物,静坐中或能感知微弱温热、蚁行般触动,或局部气感凝聚。此阶段,识神初敛,微阳始生,散乱之气渐有归拢之势。
中阶(气机渐显):坚持虚静守中,体内气机渐如溪流汇聚,可觉温热气流循特定路径(如任督)自然流淌,身体淤塞处或有疏通之感。此时神气初交,体内自有“橐籥”生风鼓荡。
深阶(周流不息):待到虚静功夫深厚,妄念脱落,真炁如江河奔涌,周流不息,无滞无碍。此时百脉自调,身心空明,如庄子所言“坐忘”之境,超越形骸束缚。
三、何以为“钥”?医道千年修持之真髓
欲开启气脉之门,钥匙不在钟表之上,而在你心性深处:
1. 放下“求通”之念,唯守虚静:刻意追求气感或通脉,反成执着,扰动心神。如《道德经》所教:“致虚极,守静笃。”放下期待,回归本然之静,方为大道。
2. 坚持为基,功夫深处自然成:气脉滋养如草木生长,需日积月累之浇灌。规律静坐,使身心习惯此纯净状态,真炁方能由微至著,自然积累、运行。
3. 顺应自然,感知内在韵律:身体自有智慧与节奏。练习中保持觉察,不强行导引,不抗拒感受,让气在松、静、自然中,依其本性流转。
4. 生活即道场,身心合一:静坐之外的起居饮食、情绪心念,深刻影响气脉状态。保持整体和谐,静坐之效方能稳固深入。如《内经》示:“起居有常,不妄作劳。”
当时间刻度消失,方是气脉苏醒之时
追问“打坐多久通气脉”,如同询问种子“几日可成参天大树”。修行路上,真正的里程碑并非钟表数字,而是你凝神归静时,内在宇宙那无声的震动与舒展。
当腕表指针的追逐停歇,当对结果的渴盼消融于当下深沉的静默——那无形无相却沛然充盈的“炁”,便已在你的虚静之壤中悄然萌动,循着千年医道所指明的生命地图,开始它无声而壮阔的旅程。
静坐席上,放下丈量光阴的执尺。每一次吐纳,每一次心神归宁,都是对生命本源的一次深情叩问。气脉之通,终在“无求”处自然显现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科元网-好的股票配资平台-炒股配资门户-配资查股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